东华大学“绿色能源与智能建造”微专业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5-11-06浏览次数:10

一、微专业概况

绿色能源与智能建造微专业面向国家“双碳”战略,以能源产业绿色转型和发展智能建造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秉承“小学分、精课程、高聚焦、跨学科、灵活性”理念,采用深度学习、实践应用、灵活定制的学习方式,整合校企师资力量打造核心课程,构建“能源-信息-基建”交叉知识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学习需求,培养具备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特色1:创新平台,优质资源。依托上海市住建委“低碳土工材料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市科委“土木绿色低碳技术‘一带一路’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智慧基础设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优质软硬件资源,涵盖高性能计算集群、3D打印机、BIM-VR虚拟现实交互系统、AR数字沙盘、行业级无人机、智能视觉机械臂等教学科研设备。

特色2:前沿课程,交叉培养。课程设计紧跟新能源开发及其基础设施智能建造领域的最新趋势,打破传统能源基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学科壁垒,引入绿色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应用、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造、能源管线系统智能诊断等前沿课程,通过多学科融合教学,确保学生掌握行业核心前沿技能,培养跨学科思维与创新能力。

特色3:顶尖师资,因材施教。汇集校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知名专家组成教学团队,既教授行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也分享行业前沿实践经验,确保所学知识与行业需求密切结合。针对不同专业背景学生量身定制跨专业小组学习模式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激发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特色4:校企联动,助力择业。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和科技项目实践,与行业专家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实操能力提升;校企联合提供丰富多元的数据资源、教学资源、人工智能辅助资源、超级算力资源等。完成微专业学习后,学生将获得微专业修读证书,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微专业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推荐机会。

二、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课程

类型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讲授

上机

项目

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造

必修

2

32

2025-2026

学年

学期

26

 

6

智慧建筑能源系统控制

必修

2

32

28

4

 

能源管线系统智能诊断

必修

2

32

2026-2027

学年

学期

28

4

 

绿色能源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必修

2

32

28

4

 

可再生能源应用

必修

2

32

2026-2027

学年

第二学期

28

2

2

能源基础设施数智防灾

必修

2

32

28

2

2

三、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面向全校2023级、2024级在读本科生。

招生计划:每期课程不超过30人。

四、教学安排与修读年限

修读年限:微专业培养周期为1.5年,不超出主修专业修读年限;学生报名时须充分考虑微专业课程与主修专业课程的时间安排,避免选课冲突。

授课时间:2025-2026学年第学期课程1-16(具体时间待定)

授课方式:在松江校区采用线下集中授课方式,兼顾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

五、证书授予

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微专业全部课程,获得规定学分,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审核,报教务处审定,统一颁发微专业修读证书;未达授证标准的,颁发修读证明,根据本科教学管理办法可以抵充相应课程学分。

六、报名流程与方式

1. 2026116日前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可填写《东华大学绿色能源与智能建造微专业报名表》(附件1),电子版提交至邮箱hzhang@dhu.edu.cn,纸质版本人签字后提交至东华大学松江校区综合实验楼B231办公室

2. 2026123日前公布录取结果学院根据微专业招生要求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择优录取。

七、报名咨询

联系人: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老师、刘老师

咨询邮箱hzhang@dhu.edu.cnliuyujie@dhu.edu.cn


绿色能源与智能建造微专业招生报名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