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创新性人才,满足我校学生利用国际顶尖大学教育资源来拓展前沿学科知识、提升科研能力的需求,我校决定于2025年秋季学期联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继续开展实施“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课程。项目介绍及具体通知如下:
项目简介
“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的在职教授负责课程设计和讲授。课程分为直播授课和分组实践两部分,由外方教授在线直播授课,并在课程后期布置科研实践任务,通过项目制研讨,最终产出期末结课报告。课程配备中方助教,全程协助外方教授对学生进行课程和分组实践辅导。学生通过参与本课程,接触并掌握前沿学科知识,提升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
2025年秋季学期开设12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精品课程,适合对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应用领域感兴趣的学生参与,课程清单见下表:
序号 | 交叉学科方向 | 教授姓名 | 来自院校 | 课程名称 |
1 | 人工智能 * 数据科学 * 金融科技 * 商业分析 | Patrick Houlihan | 哥伦比亚大学 | 数据科学: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处理、金融科技、商业分析中的多维应用 |
2 | 人工智能 * 数据科学 | David Woodruff | 卡内基梅隆大学 | 人工智能:大规模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模型中的算法优化 |
3 | 人工智能 * 机械工程 * 机器人学 | Sen Wang | 帝国理工学院 |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机器人视觉、多传感器融合与自动驾驶 |
4 | 人工智能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经济学 | Haifeng Xu | 芝加哥大学 | 人工智能:以DeepSeek为例的大语言模型及多智能体协同决策 |
5 | 电子电气工程 * 生物医学工程 * 人工智能 | Neal Bangerter | 帝国理工学院 | 电子工程:脑机接口的神经科学、微电子学与信号处理 |
6 | 生物学 * 统计学 * 人工智能 | Hui Zhang | 美国西北大学 | 生物统计学:数据驱动的公共健康与精准医学 |
7 | 物理 * 人工智能 * 数据科学 | Gunther Roland | 麻省理工学院 | 人工智能与高能物理:科学化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应用 |
8 | 数学 * 人工智能 * 统计学 * 数据科学 * 社会科学 * 自然科学 | Anastasia Romanou | 哥伦比亚大学 | 应用数学与机器学习:工程实践与社会科学中的数值计算与统计分析模型 |
9 | 心理学 * 认知神经科学 * 人工智能 | Robin Murphy | 牛津大学 | 心理学与精神病理学:人工智能在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
10 | 传媒 * 数据科学 * 人工智能 | Manuel Gonzalez Canche | 宾夕法尼亚大学 | 传媒学与数据科学:从用户行为到预测模型研发 |
11 | 人工智能 * 经济学 * 统计学 * 公共政策 | Donald Robertson | 剑桥大学 | 经济学与数据科学:统计机器学习在因果推断与政策优化中的应用 |
12 | 人工智能 * 金融数学 * 金融科技 | Johannes Ruf |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 金融数学与金融科技:基于深度学习的量化投资建模与动态对冲策略设计 |
课程详细介绍、大纲及教授履历等信息详见附件,或扫下方二维码查看。
三、课程安排
1.课程学期:2025年秋季学期(10月-12月)
1)直播授课(1-11周):教授全英文在线直播授课,10月10日开始,集中于周末上课。共10次课,每次3课时(其中两次为4课时),计考勤。
另每周安排中文助教辅导课,共16课时,可选择性参加,不计考勤。
分组实践(9-13周):面向全体参课学生开放,将辅导学生从组队,研讨、到完成围绕科研实践的结课报告。
四、授课方式
本课程均在项目方授课平台授课和学习,可实现师生课间互动、课后辅导、作业提交、考试、课程回放,双语实时字幕翻译功能。
五、选课对象
1、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建议二年级以上)、研究生。
2、热爱祖国,热爱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学习成绩优异,身心健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具有较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4、外语水平良好,建议达到四级 500 分、六级通过或同等能力。
六、评分与证书
课程与我校已开设学分认定,本科生修读通过课程可认定一门文化素质类选修课程,不计绩点。
课程结束后,总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由我校视成绩赋予的文化素质类选修课学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颁发的“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英文双语结业证书,以及英文成绩单,一篇围绕科研实践的结课报告。
课程评分方法主要为学生考勤、作业完成情况和期中考试、期末结课报告成绩的综合汇总。评分的常规比例为:日常考勤10%,课程作业40%,期中考试25%,期末结课报告25%。少数教授有特殊评分安排,以最终课纲为准。
七、开课与宣讲
宣讲时间:2025年09月19日 19:00-20:00
线上会议链接:
https://meeting.tencent.com/dm/QULtgM8Uc6Oa
#腾讯会议:972-866-185
八、报名方式
1、请扫描二维码填写“2025年秋季学期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报名表,并加入学生课程咨询群。
报名截止时间:9月25日
九、系统注册及选课时间
1、系统注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将学生信息录入教学系统,并通过QQ群及邮件通知学生登录学习平台,为学生开通学习账号。学生收到通知后,应在2025年9月26日前登录平台通过本人手机号完成注册、关联学号以获得上课权限,并了解和熟悉学习平台的使用。
2、具体课题选择与更换 (2025年 9 月 26 日- 2025年 10 月 22 日)
2025年 9月 26 日上午10:00 起学生将可以登录学习平台完成具体教授和课程研究方向的选择。学生在系统中注册课程时必须选择申请成为正式学生。每个课题正式生人数限制为200 人,如课程报名满员,学生依然想加入课程的,可通过本系统向教授提出申请超员加入课程。学生需要以全英文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至教授,如教授端批准,则学生仍可成功注册该课程。
2025年 10月10日至10 月22 日期间,学生可以试听课程并自由更换课程。 2025年10 月 22 日23:59时后课程选项将完全冻结,学生无法再更改课程。
十、联系方式
钱宝钧学院 姬老师,电话:67798622,邮箱:jiguangkai@dhu.edu.cn
国际合作处 张老师,电话:62378612,邮箱:snow@dhu.edu.cn
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办:
杨老师 电话 13861531635(微信同号)
陈老师 电话 13961823503(微信同号)
十一、课程介绍
附件:2025秋季-人工智能专题-课程介绍